《春牧场》读后感(通用15篇)

抒情散文2024-03-26 15:14:340

《春牧场》读后感(通用15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牧场》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牧场》读后感 1

  ——读李娟《春牧场》有感

  一枚清柚白勺的

  很多时候都想表达自己,但是会发现表现的欲望、措辞的渲染、排比的铺张等等多于真实的体验,也曾苦恼过,但最后都得到一个结论:觉得自己“太不聪明”而结束。

  直到读到李娟的《春牧场》,如清风拂过,如海浪飘过,如阳光浸满……这种单纯的文字表达我都快要忘记,这样纯白的情思我也快失去了,读这本书,让我重新明白文字的信仰与意义,我渐渐知道自己这些年偏离的原因,也慢慢读懂文学的力量带来的启示,迷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身陷囹圄不愿走出……

  我开始向往大草原一望无际的深情,也开始在脑海中清晰自己终究要走的道路,牧场是广阔的,人与自然之间在每一件小事上奇妙而又神圣的融合是永远而又永恒的。

  喜欢卡西烤馕的那个小片段,自然环境是恶劣的、不尽人意的,十几岁的卡西更是笨拙的、不耐烦的,但是金光闪闪、带着光环和幸福的喜悦的馕却是甜蜜的、松软的、香喷喷的,这里面没有一个看似古怪或故作高深的词语,也没有试图建立距离感的文字铺陈,慢慢地去读、细细的去品,原来生活着的本身就已经极富韵味,原来我们就在幸福的旁边,一直在。

  或许在那样一个淳朴而又诚实的环境中会把本来就温暖的文字烘烤、渲染的更加的有意境,我喜欢这本书,不仅仅是它所描绘和传递的人间真情,更因为它的表达方式,不掺杂任何其他的气息,只是写作本身,只是为了说出来,为了更好地共鸣。

  读这本书,让我想到自己的童年,很多不尽人知的小秘密、许多儿时生活的小场景、还有更多因为岁月山河而留下的美好的创意与心愿……

  大风吹起的牧场点点滴滴都是自然的恩典,雨落轻轻,一瞬间把所有都滋润,骆驼队有条不紊、羊群在管理之下慢吞吞也有序,牧民们的孩子们一个个健壮而又结实,并没有任何的玩具和游戏,有的只是一望无垠的`石块、草地、牧场,时间仿佛被永久地凝固了……

  写作是一个漫长而又有意思的过程,或艰巨、或奇妙、或诡异、或怀疑……这些都是经历,读懂一本书、记录一些人、铭记一些事,灵魂在百遍阅读感知后终会有寄托,心灵也会在无数次自我沉淀中找到真正的出口。

  还记得第一次知道李娟的书是在电视节目《阅读悦美》中,一个很有趣的语文教师说出了自己最近在读的书,其中就有这本,后来在友人的书架上发现了,淡蓝色的封面,很干净也很清新,并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介绍,在书架上散发着一种独特的芳香,一眼就喜欢,一阅读就沉醉,有些书真的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如果有一天去到四季的牧场,我一定要品尝原汁原味的奶茶、感受那里的动人的芳华……

  《春牧场》读后感 2

  第一次听说李娟和她的作品,是在好几年以前了。当时只粗略地了解到她是出生、成长于新疆的四川妹子,因描写阿勒泰地区的生活而深受读者喜爱。心里想,一定要读读她写的书。因为,同样作为四川人的我,曾对新疆有过深切的着迷。

  但一直到今年9月,才入手了她的《羊道:春牧场》。喜欢。应该说是惊喜。一本书,如同一个人,冥冥之中感觉终会在某个时刻与之相遇。然后开启一场短暂倾心的相处。再至告别,回味无穷。

  《羊道》三部曲记录了李娟进入哈萨克普通牧民家庭的纪实生活: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她跟随他们一同生活、劳作、迁徙......她以克制、平实的笔调,真实呈现了哈萨克牧民的日日夜夜:包括我们可以极力去想象但始终难以触摸到的荒凉与艰辛,也有我们意料之外的趣味和人情。

  在城市里生活的人,无法深度感受“广阔”与“荒寂”的.真实意境。对以游牧为生的民族而言,他们的生存背景就是高远苍茫的天空和一望无人的原野。那是怎样的一种“荒寂”呢?——在漫无边际的吉尔阿特牧场,“只有一家邻居,之间还隔了一座小山。”

  去山谷背冰的路上,“有时候走着走着,卡西就会捡到一枚自己去年春天遗落在路边的塑料发卡。”“客人散尽的吉尔阿特,寂静得就象阿姆斯特朗到来之前的月球表面。当然,客人还在的时候也没有掀起过什么喧哗。”

  除了荒寂之外,还有货真价真的艰苦劳作分配给大人和孩子:去枯草丛中拾牛粪(作燃料),翻过冷清的山谷去背冰,放羊,做饭,管理马、牛、骆驼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

  冰水是当地唯一的食用水源;冰块是孩子们为数不多的零食;白白的肥羊肉做成的包子;悬崖上摘回的野葱;以及只能闻其香不能食其味的新鲜的馕……

  这些在读者眼中“绝对的艰苦”,在牧民心中,只是“不好不坏”的日子而已。他们习惯了克制,习惯了忍住诱惑而“不去透支好的日子。”

  对于作者而言,最艰难和坎坷的当属那一次次迁徙的过程。从一个牧场转向下一个牧场,每一次出发,都要经历繁琐而沉重的准备,几乎每一次漫长的征途,都是在风雨交加、冰冷崎岖、恶劣惊险之道路上完成的动荡之旅。

  在迁徙的路途之中,“只有我一个人是慌乱、惊恐的”。为了抵御令人心悸的寒冷,我总是把自己层层包裹起来,穿得极其厚实臃肿。但卡西一家的每次出发都是盛装前行,保持着精神和体面。

  《春牧场》读后感 3

  羊道”系列是李娟与哈萨克牧民扎克拜妈妈一家共同生活、历经寒暑跋涉后,在几年时间内陆续写下的文字,共分三卷。这是第三卷,讲述的是在发生在深山夏牧场的故事。

  在李娟笔下,这支也许是世界上仅存的、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民族的生存景观得以呈现。这是一种与大自然生死相依,充满了艰辛、苦难而又自有其尊严与乐趣的古老生活。李娟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这些世界角落的人和事:“所有的文字都在强调他们的与众不同。而我,我更感动于他们与世人相同的那部分。那些相同的欢乐,相同的忧虑与相同的希望。”

  天长地久也要一直走一直走……

  从春牧场到前山夏牧场,到深山夏牧场,到冬牧场,这本是系列里最后来读的李娟作品。日子仿佛都一样,又仿佛大不同。好像已经熟悉了扎克拜妈妈家的一切,卡西帕和斯马胡力就如同生活在身边的亲人一样了。但又篇篇日日都有新鲜。比如擀毡,比如山羊。也许是老了吧,以前的我会极度向往像李娟一样去体会真实不同的生活,可是现在却很胆怯,害怕孤独,害怕辛苦,尤其害怕寒冷。同时,也害怕面对自己天天逗趣赶放的小羊成为桌上的一道菜。夏牧场还是延续春牧场的风格,可爱地叙述着一切,虽然也有思考,但不像冬牧场最后有略显沉重的总结评述。其实,谁也无力改变什么,历史总是推动着人向前走,还是感谢能读到这些文字,了解这样的生活,假以时日,这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不存在了,起码还曾有李娟真实地记录过这些,不是以“专家”“学者”的身份,而是一个普通的毡房里居住的女子的眼和笔,告诉我们这一切。

  这个8月很幸运,邂逅了李娟,并与她一起沉醉于那个美丽安静的草原世界。

  好多年来已经没有一个作家的书能让我有一口气看完的冲动了,但这个8月,我一口气把李娟所有的作品全部读完,文字干净而利落,不仅我喜欢读,连十一岁的妞妞也非常喜欢,天天捧着她的书不离手。这也是这么些年为数不多的适合母女共读的书了。

  李娟笔下的.哈萨克世界,既简单,艰苦,枯燥,又浪漫,快乐,知足。那些人们在恶劣的环境下,始终满足又坚强的鲜活的生存着。让生活在城市里的满是欲望的我们都觉得有种羞愧。读李娟的书,让人有一股清新,温暖而幸福的感觉。对比着女孩笔下的寂寞,悲伤,才会让你觉得以往的种种不如意是多么的无病呻吟。

  李娟是不幸的,从小的生活颠沛流离,与七十多岁的外婆九十多岁的太外婆生活在一起,靠捡__为生,造就了她敏感而自卑的心,但无疑,李娟又是幸运的,正是困苦的经历成就了她的敏锐,细腻与乐观幽默。才有机会让把她生活点点滴滴都转化成笔下那行云流水的文字,才让我们有机会与草原上的人们心灵接触。

  想回归自然,想获得心灵的清净,想更多的了解哈萨克人的世界,请跟随着李娟一起在阿勒泰的草原深思,发呆吧!

  《春牧场》读后感 4

  《春牧场》读后感(一):有趣、有情、有表达,推荐!

  一口气读完《冬牧场》后,接着读《春牧场》,喜欢李娟自然流畅的文笔,写景状物新鲜有趣又贴切,抒情感怀温和包容,不落俗套。

  前面有书友摘录了喜欢的片断,恰恰我也有共鸣,复制粘贴在此留存,谢谢那书友。

  《马陷落沼泽,心流浪天堂》P35

  节制情感并不是麻木冷漠的事情。我知道他们才不是残忍的人,他们的确没我那么着急、难过,但到头来却做得远远比我多。只有他们才真正地付出了努力和善意。

  “一切总会过去”——我仅仅只是能想通这个道理而已,却不能坚守那样的态度。唉,我真是一个又微弱又奢求过多的'人。只有卡西和斯马胡力他们是强大又宽容的,他们一开始就知道悲伤徒劳无用,悲伤的人从来都不是积极主动的人。他们知道叹息无济于事,知道“怜悯”更是可笑的事情——“怜悯”是居高临下的懦弱行为。他们可能还知道,对于将死的事物不能过于惋惜和悲伤。否则这片大地将无法沉静,不得安宁。

  《羊的事》P147

  后来,在不看几号的情况下,我也能认下好几只羊。因为我亲眼目睹过这几只羊的出生,我喜爱过他们初临世间的模样,——在最初的时候,它们一个一个是与众不同的。然而等它们渐渐长成平凡的大羊模样后,我仍然也能一眼把它们认出来。因为我缓慢耐心地目睹了它们的成长过程。“伴随”这个词,总是意味着世间最不易,也最深厚的情愫。一切令人记忆深刻的事物,往往都与“伴随”有关。

  《春牧场》读后感 5

  盛装在路上

  边缘才是阐释世界的地方。

  -----题记

  前天给学生讲解美这个字的本义之时,是这样说的:““美”这个字,后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①中释为“羊大则美”。”学生们突然恍然大悟,原来羊大为美啊。我与我的学生们,都对羊有了一种原始的崇拜。

  羊道之一

  这本的《春牧场》是作者李娟所写的羊道三部曲之一,最初要表达的是对羊的生活的赞美,对依附羊生存的牧人们的赞美。作者想要描述牧人们的游牧生活----这个哈萨克民资,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支最这纯正的游牧民族,他们诚实而又热烈,有作者对自己记忆的临摹,有对此生活的回望与渴望。

  所以,在作者的笔下,没有写大众化的生活与工作、没有写大众化的住居与习俗,没有写历史,没有写文化,李娟只是写小众的那些人:他们平凡、他们渺小,他们的梦想都那么地寂静与微弱。

  “-羊群在一整面的山坡上弥漫开来,沿着平行着布满坡体的上百条弧线(那就是羊道),有序前行,丝丝入扣。”

  作为游牧民族,他们需要不断地迁徙,他们需要不停地跋涉,羊道就是哈萨克牧民生命中必经的道路,对于他们的生活来说,就是盛装在路上,祖祖辈辈如此,他们跋涉得平凡琐碎,但同时他们大规模的迁徙又艰辛而壮阔。

  在路上,他们卑微而快乐地生存,他们坚定而执着地互相帮助,他们爱着,他们恨着,他们互相团结着,任青春走在路上,消逝在时光里。

  人道之二

  李娟的语言风轻云淡,万物都有生命力,连绵的山,厚积的雪,光滑的天空,水边的苔藓,微弱的野草,连屎壳郎都是沸沸扬扬的,笨拙而又勤奋,生存在这里的牧人们,都有着明亮的眼睛和从容的心。

  行云流水的文字里,有着哈萨克人的'艰苦与坚韧。

  他,小小伙子胡安西,一个热衷幻想和游戏的孩子,静止在马不停蹄成长中;

  他,二十岁的斯马胡力,是春牧场的顶梁柱,他要带着大家从吉尔阿特到塔门尔图,海天一色的生活寂静,作者详细写了孩子与大人们一起背冰的情景,又白又耀眼的世界里,砍一斧头下去,冰屑四溅,把碎冰丢进嘴里卡啦卡啦地嚼,这居然是孩子们不多的零食之一。

  他们,大羊与小羊,每天都分开放养,但是当母亲们与孩子们回合的一瞬间,群山震动,群羊奔腾,山谷晃动,每一个羊妈妈奔向自己的孩子,每一个羊孩子奔向属于自己的乳房。

  她,出现在作者的笔下,没有名字,只有怒放的生活,就在这白色的世冰的界里,一个把自己浑身堆满花的姑娘出现在视野里。行进在路上的哈萨克人,一路迁徙一路流浪,但是不妨碍自己爱美的心,即使没有一个个看,依然要盛装出行,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整整齐齐,即使山谷里光秃秃,也要无限美好地锦衣独行着

  跋涉的路总是无比艰辛,但是抵达的时刻,又是无比美丽野生的黑加仑酸象美妙,寂静的山谷里,扎克拜妈妈唱起了歌,林深处水流浅细,目的地狭窄而又明媚。

  这才是真正的生活态度。---盛装在路上。寂寞而满携热烈的希望。

  《春牧场》读后感 6

  不知道要添加什么样的标题,似乎这最自然最迫近的就是最真实,最感动的。开始看起来,并不顺当,感觉像是什么的后传,交待的内容总是我跟不上的。这个人那个人,怎么都是这么陌生的人?

  但当你读下来,便自然的融入了这个陌生的家庭。他们的生活让我想起了曾经在农村生活的属于我们的纯朴,现在想来一点都不好看的各种事物被当时的我视若珍宝,城里孩子鄙弃的东西我们觉得好看,也认为得那样自然,那样理所当然。无知者无畏,就像那个满手廉价戒指,为了不脏了衣服走亲戚的姑娘!

  还有那个6岁的孩子,人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环境绝对的能锻炼人,他可以自由自在的享受童年,毫无压力,恣意玩耍,却也懂事得照顾幼小的弟弟,帮大人劳动!没有看过电视,却能将那战斗演绎得像模像样,该是羊儿教给他的吧?

  马儿落沼泽那一段,真如作者说,我能做的,也只是远远的着急害怕,却使不上什么力气,无法玩笑的经历,说他们不善良?怎么可能,“对于所有将死的事物不能过于惋惜和悲伤,否则这片大地将无法沉静、永不安宁”。真的无法做到那样洒脱,只有生活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的人,才能够拥有那样宽广的.胸怀!羊儿母子见面那一章,我就没敢看,刚做了母亲的我,玻璃心泛滥,真的承受不了那份重量!别离,总是让我不堪重负。

  牧场的生活,牧民依心而过的生活,仰仗自然的日子,哲理就在他们心中,就在他们手里。那里的人们依赖着蓝天和大地,流水和空气,他们有着本真的情义,他们与自然融为一体。没有与世隔绝,却保持着纯朴的本心。喜欢他们身上的品质,吃得苦,熬得住,跑得远,飞得高!

  也喜欢作者的这份勇气与文笔,文字也是有感情有灵性的,当你倾注情感,他便呈现你要的样子,作者近水楼台,近距离的观察,深入牧民的生活!文字的流淌,不在乎学历的高低,不在乎辞藻的华丽,一直喜欢那种身随心走的旅行,和文字,也只有身心合一的程度,才能写出令人舒心的文字,有勇气去那里与牧民一同生活,那些发生在草原上的故事,发生在羊群身上的故事,马儿,狗儿…

  深深的记得那个美丽的镜头,马背上的摇篮里,并排放着一个婴儿和一个羊羔,当掀起摇篮盖,伸出两个头儿!多么动人的画面!若想来看看,便看吧!

  《春牧场》读后感 7

  读李娟的《羊道》三部曲。

  这套书本来是为俄罗斯之行买的,嫌重没带,往Kindle里装了《如懿传》就走,后来真是追悔莫及。火车奔驰在茫茫西伯利亚荒原上,流转了千万年的、蓬勃的自然力量幻化成风霜雪雨落在窗外,我却陷在一堆女人絮絮叨叨的勾心斗角里,尚未脱离低级趣味,格局太小。

  回来后开始读《羊道》三部曲,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阿勒泰艰辛的游牧生活与苦寒的西伯利亚本是绝配,一念愚昧毁了一次难得的、书本内外相互交映的阅读体验。

  小时候迷恋华美的文字,觉得那是才情的表现,后来渐渐发现,华美的文字背后往往是空洞的灵魂,因为没有切实的内容和感情要表达,只好堆砌文字,为赋新词强说愁。李娟的文字很淡,淡到没有金句可引用,也没有惊人的情节可津津乐道,她安静地描述着事情和心情,忠实地记录下一种古老的生活方式,令我非常感动。

  这些年越来越喜欢隽永平淡的行文风格。之前读汪曾祺也是淡淡的,写吃、写玩。有时就是流水账一篇,规规矩矩地把事情写出来,依然妙趣横生。这大约是因为热爱生活的人心中有丘壑、有柴米,故能做到下笔如有神。《红楼梦》里香菱读诗,“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她想起自己上京那年船泊水岸,岸边无人,只有几棵树,远处晚起炊烟,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千年前的诗人穿越时空和她站在了一起。

  张爱玲有一篇散文,写胡萝卜的,短短几百个字,把她姑姑说的关于胡萝卜的一席话记下而已,没有什么特别内容,我却印象深刻;她写战后在香港街头吃热油煎的萝卜饼,几尺外地上躺着穷人的尸体;她写和姑姑住一起,雨天急着去阳台收衣服,撞碎玻璃门。这些生活碎片,我读过都记得好清楚,大情节大事件却模糊了。或许真的如张爱玲所说,“人生安稳的一面有着永恒的意味”,而能够珍视人生安稳一面的文字也有着永恒的意味。

  《羊道》三部曲分别是《春牧场》《前山夏牧场》和《深山夏牧场》,李娟还有一本著名的《冬牧场》,我刚刚买回来,尚未开封。每本记录一个牧场里的生活,对于生长在南方城镇里的我来说充满了新鲜感。这是最好的旅游推广文案,读完之后,我在地图上找到阿勒泰地区,衡量那里与福建的距离,怀着小市民心思盘算着旅途费用,恨不得马上扑向那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土地。

  尽管还没读《冬牧场》,我却猛然想起自己曾经无意中拜访过一个真的.冬牧场,在甘肃和内蒙的交界处,当地人管那里叫黑山头。虽说是山,但充其量一个小缓坡,静静伫立在戈壁深处。李娟在《春牧场》里提过他们的冬牧场在戈壁滩里,不知是什么缘故,戈壁滩上无水无草的。

  冬牧场位于半山,用牛羊粪打成砖块状,垒成圈,就地取材,结实环保。我们夏季去的,牛羊粪砖也没有任何异味。吃草的动物们都有洁净的身体,不愧是好伙伴、好食物。山顶上垒了一个矮石堆,读完《羊道》三部曲我才知道,那是划分牧场的标记,之前一直以为是陇蒙界碑,还纳闷怎么界碑那样小而随性。

  尘封已久的作家梦被这三本书挖掘出来。Eric提过家里有住在沙漠深处的亲戚,放养着50只骆驼和一大群牛羊,或许我也可以去体验生活,去写平淡而有力量的文字。我跟菜菜子说,每次遇到写得这样好的作家,都有种“老子什么时候能成角儿啊”的悲怆。她安慰我说,过了30岁,人生无难事,只要肯放弃,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

  这......

  总之,《羊道》三部曲推荐给大家。愿大家都有平淡隽永的生活,不要活成一个戏精,因为世界上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真诚以待的美好人事物。

  《春牧场》读后感 8

  很多时候都想表达自己,但是会发现表现的欲望、措辞的渲染、排比的铺张等等多于真实的体验,也曾苦恼过,但最后都得到一个结论:觉得自己“太不聪明”而结束。

  直到读到李娟的《春牧场》,如清风拂过,如海浪飘过,如阳光浸满……这种单纯的文字表达我都快要忘记,这样纯白的情思我也快失去了,读这本书,让我重新明白文字的信仰与意义,我渐渐知道自己这些年偏离的原因,也慢慢读懂文学的力量带来的启示,迷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身陷囹圄不愿走出……

  我开始向往大草原一望无际的深情,也开始在脑海中清晰自己终究要走的道路,牧场是广阔的,人与自然之间在每一件小事上奇妙而又神圣的融合是永远而又永恒的。

  喜欢卡西烤馕的那个小片段,自然环境是恶劣的、不尽人意的,十几岁的卡西更是笨拙的、不耐烦的,但是金光闪闪、带着光环和幸福的喜悦的馕却是甜蜜的、松软的、香喷喷的,这里面没有一个看似古怪或故作高深的词语,也没有试图建立距离感的文字铺陈,慢慢地去读、细细的去品,原来生活着的本身就已经极富韵味,原来我们就在幸福的旁边,一直在。

  或许在那样一个淳朴而又诚实的环境中会把本来就温暖的文字烘烤、渲染的更加的`有意境,我喜欢这本书,不仅仅是它所描绘和传递的人间真情,更因为它的表达方式,不掺杂任何其他的气息,只是写作本身,只是为了说出来,为了更好地共鸣。

  读这本书,让我想到自己的童年,很多不尽人知的小秘密、许多儿时生活的小场景、还有更多因为岁月山河而留下的美好的创意与心愿……

  大风吹起的牧场点点滴滴都是自然的恩典,雨落轻轻,一瞬间把所有都滋润,骆驼队有条不紊、羊群在管理之下慢吞吞也有序,牧民们的孩子们一个个健壮而又结实,并没有任何的玩具和游戏,有的只是一望无垠的石块、草地、牧场,时间仿佛被永久地凝固了……

  写作是一个漫长而又有意思的过程,或艰巨、或奇妙、或诡异、或怀疑……这些都是经历,读懂一本书、记录一些人、铭记一些事,灵魂在百遍阅读感知后终会有寄托,心灵也会在无数次自我沉淀中找到真正的出口。

  还记得第一次知道李娟的书是在电视节目《阅读悦美》中,一个很有趣的语文教师说出了自己最近在读的书,其中就有这本,后来在友人的书架上发现了,淡蓝色的封面,很干净也很清新,并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介绍,在书架上散发着一种独特的芳香,一眼就喜欢,一阅读就沉醉,有些书真的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如果有一天去到四季的牧场,我一定要品尝原汁原味的奶茶、感受那里的动人的芳华……

  《春牧场》读后感 9

  看到《新京报》刊载的20xx年获奖热销书评,就在网上买了排名第一的《羊道——春牧场》,网上确实买一套书,我只是想先买一本看看。谁知这本小书很快就吸引了我。她带你到了遥远荒漠的新疆北部的游牧地区,看到了世上少有的一支较为村正的游牧民族。正如李娟所说,他们一年之中的迁徙距离之长,搬迁次数频繁,令人惊叹。

  李娟自述中说,“关于描写哈萨克游牧民族的文字堆聚如山,....所有这些文字都是描写他们与我们的不同,这些文字在制造距离,而我更感动于他们与世人相同的那部分。相同的欢乐,相同的忧虑与相同的希望"。

  春牧场是描写作者在扎克拜妈妈家生活,从吉尔阿特居住地到塔门尔图草原,不断迁徙.....最后看到冬库儿的`一段生活经历。作者以羊道为主线,是因为游牧民族是以养羊为生,随着四季变化,他们追逐太阳、牧草、溪水....,顺从自然界,与羊为一体、为自己创造安宁富裕生活。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草原、戈壁滩生活非常艰苦,他们没有怨言地承受着,当阳光洒下,大地苏醒时,他们只有短暂的欢愉,就又投入到劳作中,年复一年。

  李娟文字细腻,有人评论说,“她让日常生活童话,也让童话变得日常,多少奇观和平淡,成了她送给你的万花筒”。

  向往那我们永远去不了的地方,就读书。

  《春牧场》读后感 10

  关于这本书,自序写得足够清楚。

  之所以命名为《羊道》,最初时,对有羊——或者是依附羊而生存的人们——的节制的生活方式的赞美。但写到后来,态度渐渐复杂了,便放弃了判断和驾驭,只剩对此种生活方式诚实的描述。

  关于哈萨克的文字堆积如山,“知道了这些,又和一无所知有什么区别呢?”

  又想到卡西帕那些寂静微弱的梦想和幸福,它们本如浩茫山野里一片草叶般春荣秋败,梦了无痕。

  向北的路漫长悠远,欢笑和泪水都被埋在风中,上天要找一个帮他唱歌讲故事的人,李娟是幸运的被选中的。我始终偏执的认为,文学上的天赋真的是上天赠予的礼物,他冥冥中选中帮自己发声的人,让那个人的语言有鬼魅一般的神力。李娟的形容和比喻用得极其优美,浑然天成一般毫不造作。我学会了一些有趣的表达,有热度或者寒意的形容词。倾斜的天空光滑而清脆透明的火苗轰然爆发,像经过漫长睡眠后猛地睁开了眼睛无限美好的锦衣独行,寂寞而满携热烈的希望……

  这本书适合快快得读一遍,像新疆的壮美劈头盖脸砸在脸上,然后再慢慢翻翻有趣的章节,韵味绵长得很。记得当时去新疆,开车的师傅告诉我们,哈萨克人讨厌广东人,因为他们拿着假金子骗牛羊肉吃,牧民伤心得很!其实哈族人很好的,就算不给金子,你路过也会邀你喝口热茶歇歇脚,骗子真是太可恶了!

  李娟的书勾起很多回忆,关于新疆的。那时候我们从那拉提离开,路上见到一片湍急的水流,枝桠干枯,美得十分有意境,停了车,远远的有个孤零零的毡房,水边一只羊妈妈带着小羊羔吃草。可把我这个内地人高兴坏了,想摸摸小羊,但即使是小羊羔,横冲直撞都很是有力气,我又想又怕,终于趁着小羊羔舔地的时候小心翼翼摸了摸她的`小犄角。那种心满意足的喜悦,到今天都生动极了。

  李娟也写了很多羊,大的、小的,她这么孱弱,竟然很是勇敢的把顽皮的小羊揪到怀里,摸小羊的嘴唇,真是厉害啊!

  我最喜欢的女作家是迟子建,当初看李娟,自然而然想到是一派的风格,看完这一本,还是很不同的。李娟不是一股脑的温暖,她有小脾气、有孤零零、有失望,当然也有很明亮的希望,所以她是丰富的。

  童年时漫无边际的,劳动是光荣的,长大成人是迫切的。胡安西的世界只有这么大的时候,他的心也安安静静地只有这么大。他静止在马不停蹄的成长之中,反复地揉练着这颗心……

  这样的相会,尽管每天都会有一次,但每一次都如同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一般。

  李娟写斯马胡力很厉害,分羊时只消看一眼就知道是不是自己的羊。后来她也认得好几只羊了,因为她目睹小羊初临人世的模样,一个个是与众不同的。又缓慢耐心的目睹了他们的成长过程。

  “伴随”这个词,总意味着世间最不易,也最深厚的情愫。这一切令人记忆深刻的事务,往往都与“伴随”有关。

  这样柔软的,抚摸人心的话很多。要再看好些本才够,真是有意思的故事哇。

  《春牧场》读后感 11

  读《羊道 春牧场》是因为女儿游了新疆,在她旅程中与她的互动、从她的朋友圈、到后来看了她的游记,都提及了一个名字:李娟。于是我去了趟图书馆,一口气借了李娟的四本书。(这里还有个题外话:以前找书都是在图书馆借阅厅的公共电脑查询的。这一次居然找不到电脑,原来放电脑的那个位置空空如也。倒回前台询问管理人员,答曰,微信扫码关注,自助服务! 哈!与时俱进!)

  读《羊道 春牧场》字里行间非常亲切,犹如自己就处身于荒野中、毡房里、马背上!如若在以前,坐惯办公室格子间朝九晚五,主要作息不外是工作 - 家庭,家庭-工作的我更多的喜爱是家长里短,应该不会喜爱这随性从容,自由奔放的文字的。而在完全退下来,一心一意只顾小家的今天,我爱上了这份逍遥自在的乡野日子(请原谅我忽略了游牧民族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迁徙过程中的各种艰辛)。哈萨克牧民,逐水草牧羊的游牧族的艰辛是南方小镇住了大半辈子的我无法想象的。难得的是他们的那份无论到了哪里都能随遇而安的情怀。每一次的迁徙、每一次的长途跋涉都充满了艰辛。

  牧民们不会因为天气恶劣、路途险恶而抱怨,大家默默无语,有条不紊地照管着驼队,并不因为寒冷和大雨而烦躁,或贸然加快行进速度。春天,积雪从南往北渐次融化,牧人们追逐这融化的进程,追逐着水的痕迹,从干涸的荒原赶往湿润的深山。秋天,大雪又从北往南一路铺洒,牧人们被大雪追赶着,一路南下,从雪厚之处去往南方的戈壁、沙漠地带的雪薄之处。恭敬地遵循着自然的安排,驯服地穿梭在这片大地上。或许,久居于天大地大间的牧民,心也是大的吧。读《羊道 春牧场》有数也数不完的感动点,最为感动的是这一篇:每天一次的激烈相会。大羊和小羊是分开牧放的。

  每天早上,牧民先把大羊赶远,一直远到一时半刻回不了家为止。然后才把小羊放出来往相反方向驱赶。到了中午时分,母羊们惦记着哺乳的孩子,急急忙忙往家赶;小羊们开始馋奶水了,也不知不觉扭头向来时的路。就这样,母亲们和孩子们会在驻地下方汇合。那一刻!群山震动,咩叫轰天!每一个奔跑的`身影都有准确的,毫不迟疑的目标,每一双眼睛都笔直地看到孩子或母亲。不顾一切!那惊狂的喜悦如同已经离别了一百年。两支羊群猛地撞合到一起后,母亲疾步跑向孩子,孩子奔向属于自己的乳房。遍野的呼喊声慢慢沉淀下去。多么的激烈,又是多么的温馨!更多的感动在心底,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读这本书,好似在童话的仙境里,却又觉十分的日常;好似离我很遥远,却又有近在身边的亲切!如果有机会,我也要去北疆走走,去牧场住住,用我弱小的双手捧起掉落在草地上的云。

  《春牧场》读后感 12

  李娟是我很喜欢的作家,因为自己在那边生活过,也十分向往那样的生活,那样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但是这本书在我翻开的那一刻,我就开始骂上海文艺出版社的良心被狗吃了。

  本身书就很短,前面加上三页,后面加上三页空白,页脚缩进了两行,页边距也给左右缩进了两个字空间。

  这些都还勉强,最不能容忍的.是标题,为什么要竖着一个字一个字排列呢,明显就是为了凑空间出来!一页纸光是标题上就去了五六行~~~~~叔可忍,婶不可忍啊~~~

  你可以说是为了美观,好,那就算是吧,可是你在标题下面空五六七八行又是什么意思呢?让我留着写感想吗?这编辑以前是个老师吧,最好设计成作文本式样,边上留着写批注才尽兴嘛!!

  好,接着我们来看文章里面,动不动就空一行又是什么意思呢?你以为我是三岁小孩啊,那你干脆都标注拼音算了啊,最好是下面还加上注释。

  另外书中还有不少对话,一个两个字就是一行,有的一行字刚刚好,硬是要加上一个破折号,使之变成两行,为了凑空间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了,有这本事,干嘛不直接出版成话剧得了。

  最后我再给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个建议,还可以在书中插入相关人物的照片,甚至还可以收入当事人的一些感想,或者还可以收入一部分读者的读后感,或许也可以在中文后面加入英文版,体现这不不朽的作品的国际范儿,这样才叫完美嘛。

  《春牧场》读后感 13

  说实话,文笔确实不错,朴实,清新,娓娓道来,是我很喜欢的风格。

  草原的生活非常艰辛,在那生活的人们毫不为意,习以为常,淡然而又坚毅地处理每一个困难。他们着实让人佩服。

  但看到《涉江》这一篇时,我忽然没有看下去的动力了,因为这不是我所欣赏的牧民。尽管作者竭力淡化并开解,但并不能掩饰随意抛弃一条生命的事实。怀特班,一条小狗,中华田园犬,因为惧怕冰冷,汹涌的河水,没能和主人一起渡江,而被主人抛弃在了对岸。老狗班班,北方牧羊犬,追随主人,跳进冰冷刺骨的河水,途中几次差点被河水冲走,九死一生,终于攀上对岸,它欢快热切地冲向它的主人,它的主人却冷淡地打断它的亲热。

  作者骑马渡江时,也曾可怜怀特班,因为天寒地冻,荒无人烟,更重要的是根本没有粮食可寻,抛下它,让它在荒野中流浪,只会让它死路一条。两脚兽们骑着马,赶着驼队心安理得地渡江了,心安理得地把它抛弃在了对岸,没有一丝惋惜和怜悯,尽管怀特班几次冲入湍急的河水,却又被无情的河水冲回来。

  作者解释说,在回民的信仰中,狗是不洁之物,抱狗上马是不允许的,并且他们讨厌对狗好的人。作者也曾想把它抱上马,但又想到就算现在帮它渡过了眼前这个困难,以后草原上还有更多的困难,它也难以生存。物竞天择,所以作者释然了,尽管渡江时也曾为怀特班哀伤,但是心里不再有负疚感。作者为自己开脱了,理直气壮。可是我们知道,狗儿们是数万年来人类驯化的结果,它们对人类忠贞不二,跟主人们一起同生共死,共渡难关。草原上即使它们面对再大的困难,我们人类不应当帮它们一起共同渡过吗?我们两脚兽们处于危险境地时,狗子们对我们可是自始至终不离不弃!

  “只是还在担心怀特班。回头看时,它绝望地在岸边来回走动,几次伸出爪子试探着想下水,都缩了回去。没有希望了,我深刻地感觉到它的“没有希望”。直到我们真的走远了,我又大喊了一声它的名字。它这才猛地冲进水里,拼命向我们游来。我努力地扭头往后看。可惜这次同样没游多远,这只笨狗又一次打了退堂鼓,连滚带爬回到岸上。”(多么地无助!)

  “也可能并非它胆小,是它了解自己的极限。它和班班体质不一样,它只是一条普通的田园犬,逞强只会让它丧命。而班班是北方牧羊犬品种,更耐寒更胆大。眼下这可怕的寒冷的大水啊……它不愿意死去,又不愿意离开我们。

  没有希望了。没有家的狗最可怜,从此就成了野狗。如果在城市里,还能在垃圾堆里扒寻些吃的。可这荒山野岭的,到哪里找吃的?今晚它睡在哪里?会不会一个人孤独地回到我们扎过毡房的`旧址上,怀着最后一线希望在那里等待,愿我们马上就会回到家,重新卸下骆驼,热热闹闹扎起毡房,永远生活下去……夏天倒也罢了,饥饥饱饱都能扛得过去。到了冬天怎么办?冬天长达半年,它将带着委屈和不解死去吧?……”

  “我们再次整装启程,沿着河岸向西走了许久。在河的对岸,怀特班也在往西跑动,不时停下来隔江遥望、吠叫。它还以为自己仍然是和我们在一起的。直到我们在岔路口拐向北面,才永远地分离。我不敢回头看了。这时候,风又猛烈起来,冰冷的太阳高高升起。”

  这不是作者虚构的小说,而是她的真实经历,他们曾经这样对待一个生命,我很难受,如鲠在喉。可怜的怀特班被孤零零地抛弃在荒漠,目送着主人们一步步远离,它是怎样的绝望!如果说,前面那章描写剪驼毛的场景,骆驼纤薄娇嫩的皮肤被刮得伤害累累,地下血水成片,性格温顺安静的骆驼痛得不住地嘶叫,挣扎,我只能无奈地心痛。一想到,怀特班在冰冷的荒漠只能活活饿死,我简直不能忍受。

  书看到这,暂时看不下去了。

  书是好书,文笔优美,值得一读,推荐给大家。

  《春牧场》读后感 14

  我曾经去哈萨克牧民的毡房做客,但是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只记得缤纷的花毡、满桌子的糕点和因为语言不通只能面对面微笑示意的毡房主人了。直到最近,听迪玛希唱的《Daididau》,读李娟的《羊道·春牧场》,文学和音乐施展神奇的魔力,唤醒了我记忆深处的往事,我虽然记不清当年的经历,但是当时的感受却像几分钟前刚刚体会过一般。只不过我对哈萨克牧民的认知是浅薄的,李娟的书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民族,他们与大自然共生,生活更加不易。城镇已经借由机器和社会分工,将个人的生活工作最大程度地简化了,而游牧民族的男女老少,无一不参与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几乎自给自足,他们周而复始的放牧迁徙,每一次都是挑战和冒险。也许正是因为生产方式原始、物质相对贫乏,游牧民族将可利用的资源都工具化了,骆驼之于迁徙,羊群之于生计,狗之于牧羊。反观作为城镇居民的我们,就特别有闲情逸致去感叹骆驼的调皮和羊羔的可爱,更有无尽的爱和关怀给予作为家庭成员的`狗(读完《春牧场》的同一天,我正好看了电影《A Dog’s Purpose》),所以我心疼摔个大劈叉、鼻子受伤流血的骆驼,《精绝古城》的安力满大叔对骆驼多好,所以我无法忍受怀特斑因为缺乏勇气过河而惨遭遗弃的命运,亦不能理解哈萨克牧民对狗的嫌弃和虐待,哪怕表现出一丝丝亲昵都如此的吝啬。

  李娟说自己的怜悯派不上用场,在野性的旷野中生存,没有力量,不够坚毅,就只能陷入丰富而无用的情绪里,寸步难行,所以扎克拜妈妈他们很少表露情绪。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情绪起伏最明显的时候就是搬家的时候了,除了务实的李娟,其他人个个都盛装打扮,穿最贵重最好看的新衣服,把值最钱的家当放在最显眼的地方,骑着骆驼,赶着羊,浩浩荡荡,一路上骄傲地炫耀富裕和体面。他们值得这样的快乐和骄傲。

  《春牧场》描写游牧生活和往来的牧民,而《城里的姑娘阿娜尔罕》这一章我觉着有些许微妙。在这儿,李娟猜想沙阿爸爸和扎克拜妈妈对这个独自生活在城里的女儿阿娜尔罕是“稍带敬意的”,“毕竟自己放了一辈子羊,从来不敢设想离开羊群后的生活。但这个女儿却能”。“大家都暗地里钦佩她,信任她,并且微妙地依赖着她”。而我作为读者,则明显感觉到,对来自城市的李娟,扎克拜妈妈他们有时候爱理不理,特别是在劳动的时候。一个是生于牧区,去城市发展,另一个是生于城市,选择在牧区生活,为什么要差别对待呢?除了亲疏以外,这也许和扎克拜妈妈他们对游牧了如指掌,对游牧之外的世界并不熟悉有关吧。

  “羊道”系列的书我会继续看,哈萨克牧民生活……我倾向于远远地遥望和祝福,他们的游牧生活和我们的城镇生活无需相交。

  《春牧场》读后感 15

  没有哪本书能够一个故事、一群人把一个民族讲的清楚和透彻,《额尔古纳河左岸》不能,《我的阿勒泰》不能,《春牧场》也不能。但是这些随水草而居的牧民,在迟子建和李娟的笔下,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走近他们,走近那个与自然关系最为紧密的群族。

  在回京的高铁上,我看完了《我的阿勒泰》,在阴雨连绵的周末,读完了《春牧场》。当我读到“这里是荒野,所有的苦难都要承受,所有的挫折都要吞咽”时,列车刚刚驶过济南市区,到了一片叫不出来名字的地方,高高在上的列车呼啸而过,桥墩下的植物已经开始枯萎凋谢,有着几分苍凉感。

  但这样的苍凉与阿勒泰的荒野相比,是那么的局限,渺小,甚至有点情绪化。

  荒野中的人更多的时候是“看天吃饭”,他们既尊重自然,顺从四季规律,又不听天由命,奋力反抗。不似城市里桀骜不驯年轻人的狂妄宣言“天不尿我,我尿天”,更不似唯唯诺诺只求一切太平的和事佬。

  《春牧场》里,卡西救马的片段从某个角度说明了这一特点。一匹木马失足掉入沼泽,小马在旁边急的团团转,李娟也急的活蹦乱跳,但是这一人一马面对这样的状况丝毫没有办法。卡西回家取了套马绳子,尝试了很多次后还是失败,相比之下,她还太稚嫩,无法准确地套住母马,更别提有力气把母马从沼泽中拽出来。

  于是,卡西回家了,捡起牛粪生火,架上铁锅准备晚饭,等待家里的'男人回来。好在,天黑前,男人们回来了,并且成功营救了母马,场面看上去“一切都会过去”。整个过程中,一点没见过卡西担心的样子,只见她尽可能地想办法去营救那马,最终把马脱离沼泽的斯马胡力和阿依恒别克也都是无所谓的笑着好似游戏一般的态度。他们真正的付出努力和善意,甚至没心力去展示心急,这是一种感情的节制。

  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一定无法容下这种:不表现、只真正付出努力和善意的人;不会表演,就没有亮点。于是所有人都戴上并不喜欢的面具,跳着自己并不擅长的舞,到头来,谁都不知道起初是谁规定的要成功就一定要会跳舞?难道下棋不可以开心、难道享受美食不可以开心、难道心无旁骛不可以开心?

  在豆瓣的影评里,看到有豆友说羡慕游牧民族的生活。不知道她是否只看到了肥沃的水草、清澈的人心、简明的人际关系,那些顶着风霜雨雪举家迁徙的日子,面对自然灾害无力反抗,在荒野中迷路没有明灯,只能低头向前的磨砺,不知道她是否能够吞咽。

癫痫病治疗费用

癫痫病那个医院治得好

癫痫病那里治的比较好

癫痫病该怎么治

癫痫病的最好治疗方法